发布日期:2024-09-10 16:05 点击次数:105
耳鸣者,患者自感耳中有鸣响,妨其听觉之疾也。其鸣可若蝉鸣,若风声,或如潮流荡漾焉。脑鸣者,始见于《医学摘要》,古医籍多称之天白蚁。乃患者自发头脑中有鸣,或似蝉鸣、鸟叫,或如潮声、雷轰,多为执续之状,碍其想维,致提防力弗能围聚成人卡通片,常伴头痛、昏迷、耳鸣、失眠、忘记、乏力诸症,令患者苦不可言。
西医尚无明其病因病机,更无有用之治法,然中医对此突显颇高上风。中医对耳鸣的意识,多从脏腑、经络角度作解。“耳”属孔窍,为轻清之府,外邪打扰则不宁,受热则鸣不啻,故后世医家将耳鸣细分为风热上扰、怒火上炎、痰火郁结等证型,一般觉得耳鸣多属热证,治则多用清热之法,或养阴潜阳。
图片
经方家觉得,少阳病为半表半里之阳证,其提纲为“少阳之为病,口苦、咽干、眼花”,因半表半里之邪无路可出,易郁久化热,故半表半里之证多伴有热象,火性炎上,热上扰清窍,可出现清窍之症,如口苦、咽干、眼花。口、咽、目王人为东谈主体上部孔窍之症,耳亦为孔窍,因此从经方医学体系来看,耳鸣多属半表半里证,多从少阳治,关联词,依据症状反应,又不安祥少阳,以下判辨及医案实例,以飨同谈。
一、少阳病耳鸣
耳朵属于孔窍,乃轻清之府,稍受外邪则苦恼不宁,受热扰则鸣不啻。少阳病为半表半里的阳性证,其提纲“少阳之为病,口苦、咽干、眼花”。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,半表半里之邪不在表、不在里,故不可用汗、吐、下法,养息当用“和法”。同期因半表半里之邪无出息,郁久化热,故半表半里之证多伴有一定郁热,火性炎上,热上扰清窍,可出现清窍之症,如口苦、咽干、眼花。口、咽、目王人为东谈主体上部孔窍之症,耳朵也为孔窍,因此孔窍之病的耳鸣,从经方来看,也多属于半表半里证的少阳病。
近代经方家胡希恕先生指出:“少阳病,等于阳热在半表半里的部位,半表半里等于胸腹腔间,阳热在胸腹腔间,不成入里,也不成出表,热邪只可顺孔谈往上涌,在孔窍的场合发生热像”。《伤寒论》第264条曰:“少阳中风,两耳无所闻、目赤、胸中满而烦者,不可吐下,吐下则悸而惊。”“两耳无所闻”、“目赤”等,王人属于孔窍病变,属于少阳病,判辨的是少阳病的耳鸣。
因此关于耳鸣,伴有口苦、咽干、眼花少阳证的,辨六经当为少阳病,养息从半表半里之少阳病脱手,养息聘用小柴胡汤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息争少阳,若伴有口干喜饮等热象赫然,可加入生石膏清热,赐与小柴胡加生石膏汤等,疗效隆起。此乃顺应东谈主体疗病的天然良能,即经方的治病之谈。
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临床养息耳鸣常用方,其方证见于《伤寒论》太阳病篇第107条:“伤寒八九日,下之胸满烦惊,小便不利,谵语,寂寞尽重,不可转侧者,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”关于本条的解读,历代注家意识多有不一。冯世纶陶冶觉得,本方以小柴胡汤去甘草扶正达邪,息争清热为主,加桂枝降冲,茯苓利水,大黄泻下,龙骨、牡蛎、铅丹安宁安神,用于小柴胡汤证见气冲心悸,二便不利,烦惊不安者。
柴胡加龙骨牡蛎汤:柴胡60g、龙骨、牡蛎、黄芩、铅丹、东谈主参、桂枝、茯苓、生姜20~25g;半夏、大黄30g;大枣6枚。
加减:大便不干者去大黄;胸闷著者,加枳壳;水饮偏重者,防己利水。
图片
二、太阴病耳鸣
太阴病耳鸣虽多见于少阳热扰,但临床上养息耳鸣不成泥于柴胡剂息争养息,因他经也可见到耳鸣一症,故临床养息仍需要辨证论治。
冯世纶陶冶觉得,太阴病也可见到耳鸣。如《伤寒论》第75条指出:“未执脉时,病患手叉自冒心。师因教试令咳,而不咳者,此必两耳聋无闻也。是以然者,以重发汗,虚故如斯。发汗后,饮水多必喘;以水灌之亦喘”。该条文牍因重发汗酿成津液虚衰而致耳聋,津液虚衰属太阴,因此该条判辨的是太阴病的耳鸣。太阴病病机为里虚寒,正如第277条所言“属太阴,以其脏有寒故也”,机体功能年迈则容易导致水饮内停,郁遏气机,气机不利则夹饮上逆,侵扰清窍而导致耳鸣。太阴病水饮内停证的耳鸣,同期多见伴有头晕、口不干或口干不欲饮等痰饮内停之症。治法遵“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”的原则,赐与温中化饮养息,使太阴得温,水饮去、气机利,则清窍自安。
关于太阴里虚寒水饮上逆所致耳鸣,赐与温胃降逆利饮,则可据证采取苓桂术甘汤、真武汤、茯苓饮、五苓散等,可获陶然疗效。
苓桂术甘汤:茯苓60g、桂枝、白术45g、炙甘草30g。
真武汤:茯苓、芍药、生姜45g、白术30g、炮附子15g。
外台茯苓饮:枳实30g、东谈主参30g、茯苓45g、白术45g、生姜60g、橘皮20g。
五苓散:猪苓、茯苓、白术15g、桂枝10g、泽泻25g。
小半夏汤:半夏120g、生姜120g。
图片
三、太阳阳明太阴病耳鸣
风引汤为《金匮要略.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附方:风引汤,除热瘫痫。冯老解读:本方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变方,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,原治津液伤、表虚饮逆致躁烦、惊悸,加入寒水石、滑石、生石膏、大黄清里热,又加赤石脂、白石脂、紫石英、干姜温下固涩,因治津液更虚呈太阳阳明太阴合病的惊痫瘛疭。
风引汤,《金匮要略》用于养息癫痫、惊悸、抽搐,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基础的变方,也可用于赤子抽动症,其与癫痫有点雷同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是火逆,下之因烧针轻浮者,118条,火逆、下之,酿成轻浮不安的症状,这个病常见,它用的相等广,下之后,表没解,里有热,出现的这种精神神经症状,相等多见,有轻有重,是非的抽啊、轻浮、惊狂。
风引汤:大黄60g、干姜60g、龙骨60g、 桂枝45g、 甘草30g、牡蛎30g、 寒水石90g、滑石90g、赤石脂90g、白石脂90g、紫石英90g、石膏90g。
风引汤原方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大黄、干姜、生石膏、紫石英、寒水石、滑石、赤石脂、白石脂,我们用的是风引汤原方加减,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,依据病情,基本上表不明里热,表虚不固,大黄在这里起活血的作用,用干姜辩论下虚寒,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是太阳阳明合病,风引汤是太阳阳明太阴合病,它不雷同,病的期间更长了,不但有里热,还有下寒,病情相比复杂。
《马王堆医书》中五十二病方头一个等于风引汤,用于养息破感冒、脑病等引起的痉挛、瘛疭。汉墓马王堆纪录,伤痉等于破感冒,还有狗咬,狗咬是狂犬病,破感冒也好,狂犬病也好,当今是莫得好主义,然而它纪录的能治,有一定的主义,详情有一定的后果,要不也不会纪录,这个方子在其时可能诈欺也曾相比多的,狂犬病、破感冒应该挺多的,在那种情况下,干戈啊、生小孩啊,阿谁时候消毒,粗鄙的剪子,破感冒是妇科纪录的产后三大病之一,痉、抽风,破感冒,产后风,其时也莫得其它的主义,中医有一定的主义,凭据这些症状用风引汤,紫石英、赤石脂等,都是石头药,重镇的,然而基础方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,是以治病要先辨六经,风引汤的六经主若是太阳阳明为主,期间长了有太阴,是以用干姜,大黄起活血祛瘀的作用,再一个大黄和干姜一块用,起一个胃能源的作用,当今我们讲胃能源,它有温下的作用,大便干的,期间长了以后用下法,光用干姜,通不下去,必须用大黄,属于温下,大黄和干姜在全部温下的作用,不是寒下了,吃了以后不会拉稀,邪从下走了。
图片
四、医案实例,以飨同谈。
(案例1)胡老医案:陈某,男,29岁,病历号005007。1963年4月29日初诊:耳鸣头胀,已有数日,尤以下昼为重,眠而多梦,饮食稍欠,二便深广,舌质胖嫩,苔极薄,脉千里细,左为甚。以气虚为上,寒水乘于下,因致耳鸣头胀之证。
桂枝4钱、炙甘草2钱、生龙骨5钱、生牡蛎5钱、茯苓3钱、苍术3钱、吴茱萸2钱。3付。
5月22日复诊:前症王人无,左膝要津于两周前肿痛,今肿痛减但以胀为甚,屈曲举止仍痛,外不雅不红不肿(曾相干节痛史),舌胖,苔白,脉千里。寒湿内袭,经脉不利。
桂枝3钱、白芍3钱、炙甘草2钱、生姜3钱、大枣4枚、苍术3钱、川附子3钱。3付。
按:耳鸣头胀也有气虚、寒湿所致者,以苓桂术甘汤加龙骨、牡蛎、吴茱萸治之有用。
(例2)杜某某(冯世伦医案),男,40岁,2023年3月18日初度求诊冯世纶淳厚。脉症反应:右耳鸣6年加剧1月,腰疼,悲伤力下跌,新冠后咳嗽,当今偶尔咳,汗出多,冷汗,口中庸,身热,喜凉饮,纳可,大便粘日2-3行。苔白腻舌暗,脉细弦。
处方:桂枝24g 炙甘草6g 生龙牡各15g 姜半夏30g 生石膏45g 炮姜10g 大黄5g 紫石英12g 苍术15g 茯苓12g,七剂。
按:患者汗出多,腰疼,偶有咳嗽,太阳表虚;冷汗,身热,贪凉,里有热;口中庸,大便粘日2~3行,苔白腻舌质暗,脉细弦,下寒停饮。患者耳鸣、冷汗是为表虚里热下寒夹饮上冲,六经辨证辩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,处方风引汤加减。
2023年3月25日复诊,服药后左颈红热,耳鸣减,冷汗少,身热轻,咳已,汗出未几,大便日1~2行,腰疼已,口臭,喜凉饮已。苔白,脉细弦。上方加生苡仁30g,七剂。患者服药后显效,症状大减,原方加生苡仁以清热祛湿。
图片
(例案3)李某,男,43岁。2019年6月17来诊。高血压病史,近一周耳鸣如蝉来诊,头晕,心下不适,大便微溏,夜尿2次,余(—),苔白腻,脉千里细。
处方:桂枝18g、茯苓15g、生白术15g、炙甘草6g,七剂,水煎服。
6月22日二诊:耳鸣大减,血压降至深广,二便深广,苔白,脉千里。上方加丹皮10g,桃仁10g,七剂,水煎服。
按:此患者相等赫然属于苓桂术甘汤证,用苓桂术甘汤耳鸣好转,血压亦随之降到深广。若有血瘀证可合桂枝茯苓丸。
《伤寒论》中莫得证实苓桂术甘汤证有耳鸣,但说“伤寒若吐、若下后,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千里紧,发汗则动经,身为振振摇者,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。”《金匮要略》中说“ 心下有痰饮,胸胁支满,眼花,苓桂术甘汤主之。”临床中照实有表不明,水气上冲引起耳鸣者,高出是高血压患者常见。
(案例4)陈某某,男,53岁。2019年4月6日初诊。发现高血压10余年,常耳鸣,头痛,失眠,鼻衄,大便硬,轻浮,腹胀。况兼先有大便硬,尔后有耳鸣等一系列症状出现,舌红,苔黄,脉弦细数。
处方:大黄10g、黄连6g、黄芩12g、生石膏45g、生地炭10g、血余炭10g,五剂,水煎服。
4月11日复诊:服3剂大便畅,5剂耳鸣已,血压下跌,鼻衄少。服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生地炭栀子一月,带支属诊病时见知血压也深广,耳鸣未复发。
按:阳明实热证之耳鸣见上证者多,并常有高血压病史者,用泻心汤多验;鼻衄者加生地炭、血余炭效良;后续服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栀子多不复发。
泻心汤方证在《金匮要略》中是养息心气不定,吐血衄血者,然而,在临床中关于心悸烦,精神不安,失眠惊悸,癫痫亦有契机,高出是高血压出现耳鸣者较多。
图片
(案例5)黄某某,男,54岁,2019年3月17日初诊。耳鸣,眼痛三天,当天口苦,鼻干,腹胀,纳差,轻浮,昆季热,大便两天未排,小便黄,苔白至舌尖,脉弦数。处方:柴胡24g、黄芩12g、党参15g、姜半夏30g、炙甘草10g、大黄3g、栀子6g、生姜3大片、大枣(擘)5枚,五剂,水煎服。
罢休:服三剂病减泰半,五剂愈,后带来许多患者治病。
按:孔窍不在里也不再表,为半表半里,其功能失常多为柴胡证。大黄用2—3克对舌苔上至舌尖的少阳证疗效极佳,这可能是对大黄的气化作用和吐旧容新作用的判辨,与同谈征询。
小柴胡汤是太阳证转少阳证常用方,也有起病等于小柴胡汤证者,常见寒热交游,胸胁苦满,心烦喜呕,默然不欲饮食四大证,而有以耳鸣、眼涩、鼻干、口苦等孔窍多见。
(案例6)彭鸿杨(冯老学生)医案:胡某某,男,34岁。2018年2月13日初诊。主诉:突发耳鸣十小时余。患者昨夜骑车吹风淋水后出现左侧耳鸣,像秋蝉雷同鸣叫。患者知医理,恐出现爆发性耳聋等急症,甚惊愕,遂求援于彭鸿杨医生。
刻诊:左侧耳鸣,听力尚可,微咳嗽,平时痰多,咽干,饮水偏少;体偏胖,腹部为主。无恶寒发烧等症,一周前曾恶风过。平素怕热,面前寒热不显,举止后汗出,有口干不喜饮。无夜尿,饮食大便可,余无极端不适,舌红苔白微黄,自愬从小就有裂纹舌,脉弦滑。辨六经,辩论太阳阳明夹饮。辨方证为五苓散加石菖蒲方证。
处方:猪苓10g、茯苓15g、苍术12g、泽泻18g、桂枝6g、石菖蒲30g。2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
2018年2月17日二诊:服药两剂后,左侧耳鸣平时环境已嗅觉不到,比发病时赫然放松。仍有痰多,但有所减少。口干较之前加剧,仍不喜饮,咳嗽有极少,咽痒刺激时微咳。舌脉同前。守上方加远志15g。水煎服,日一剂。
2018年2月21日三诊:现时,痰赫然减少,耳鸣白昼险些听不到,深宵东谈主静时似有似无,自愬比发病时随和了许多,东谈主也精神了。面前微口干,喝水也未几。痰较前少了,已无咳嗽,汗出可。小便可,无夜尿,大便顺畅。辩论患者基本病愈,让其不要太温雅,勿病笃。嘱其适寒温,慎饮食。针对其体胖多痰湿,嘱可用茶饮茯神、益智、远志、菖蒲之属。建议平时多走路、静立。
按:患者突现耳鸣,伴有咳嗽,恶风,是为表证,又有痰多,渴不欲饮,为水饮内停之证。口干,舌燥,为水饮内停,欲化热之势。凭据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,临床先辨六经八纲,继辨方证。一诊辩论太阳阳明夹饮证,辨方证为五苓散方证。二诊耳鸣减,痰少,反而出现口干加剧,实为水饮欲去之征,集合《伤寒论》41条:“伤寒,心下有水气,咳而微喘,发烧不渴,服汤已,渴者,此寒去欲解也。”,不错相佐证,故二诊守方无间,终得良效。想前东谈主使用五苓散养息耳鸣较少纪录,而传统中医觉得耳病多辩论肝肾不及,或肝胆干冷。今聘用经方想维,不治耳,耳鸣反止,能赢得邃密后果,实为方证相应的罢休。经方医学存身于现时当前症候,明六经析八纲,正如胡希恕先生建议:“中医的辨证施治的本体,即是在患病机体一般规章反应的基础上,而安妥全体、讲究疾病的通治步伐”。通过全体辨证,凭据患病机体病邪围聚反应的部位,聘用因利乘便,调养疾病。恰是耳病勿从少阳治,解表除饮亦立功。
图片
(案例7)栾某某,女,57岁,2021年9月7日初诊。患者失眠1月余。西医会诊为“重度抑郁症”,一直服用佐匹克隆等安眠药,每晚仅能睡2小时傍边,夜间易惊醒,烘热汗出。其东谈主精神黯然,易病笃,恶风寒,左侧偏头痛,心烦,口干口苦,心悸,耳鸣,乏力,下肢发凉,纳差,大便干,小便可,舌淡红,苔白根腻,脉弦。
处方:柴胡24g、黄芩12g、姜半夏30g、党参10g、炙甘草6g、生龙牡各30、桂枝10g、茯苓15g、天花粉10g、磁石10g、远志10g、石菖蒲10g、生姜3片、大枣4枚。7剂,水煎,服。并嘱停服安眠药。
9月14日二诊:服上方每晚能睡5~6 小时,耳鸣减,足凉、口苦已,余症放松。随证加减继服14剂,诸症已不赫然。
按:柴胡加龙骨牡蛎证宜记着4个要点:❶少阳半表半里之孔窍症状,如口苦、咽干、眼花、耳鸣、恶心、胸闷、胁胀、精心绪志疾患等;❷同期兼阳明之热,如汗多、冷汗、口干、便干等;❸兼太阳之表,如头痛、身痛、汗出、恶寒等;④亦伴太阴里虚或里饮之症,如胃胀、纳差、嗳气、恶心、心悸、苔腻等。
临床随证加天花粉清热止渴,针对阳明热;加远志、石菖蒲安神定志解郁,有定志丸意。因铅丹有毒,多用磁石或生铁落代替。
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属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合病病,恶风寒、烘热汗出、头痛,此为太阳表证;耳鸣之辨,或为少阳郁热,或为水气上冲,集合纳差,牙痛,心烦,口干口苦,此为半表半里的阳证,即少阳病之小柴胡汤证;集合乏力、腿凉、心慌可辨为太阳太阴、外邪里饮之苓桂术甘汤证;失眠、浮躁、抑郁、烘热汗出,此为太阳阳明合病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;故辨方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。
(案例8)冯某,女,38岁。2010年3月31日初诊。双耳鸣响半年,耳鼻喉科会诊为“神经性耳鸣”,中、西药物养息多时,后果不显。
现时症见:双耳鸣响,呈执续性,精神欠佳,伴见头晕,胸闷,失眠,易惊,口略苦,腰酸,大便不爽,舌苔白腻,脉弦细。患者胸闷、失眠、易惊,辨为半表半里的阳性证少阳病,同期头晕、胸闷、腰酸、大便不爽、舌苔白腻辩论太阴虚寒,存在水饮内停,故少阳热夹饮上冲,侵扰清窍则发作耳鸣。故辨六经为少阳太阴病,水饮内停证,辨方证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苍术、防己证。
处方:柴胡12g、黄芩10g、清半夏15g、党参10g、 桂枝10g、生龙牡各15g、苍术15g、炙甘草6g、枳实10g、防己10g、生姜15g、大枣4枚,七剂水煎服。
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临床养息耳鸣常用方,其方证见于《伤寒论》太阳病篇第107条:“伤寒八九日,下之胸满烦惊,小便不利,谵语,寂寞尽重,不可转侧者,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”关于本条的解读,历代注家意识多有不一。冯世纶陶冶觉得,本方以小柴胡汤去甘草扶正达邪,息争清热为主,加桂枝降冲,茯苓利水,大黄泻下,龙骨、牡蛎、铅丹安宁安神,用于小柴胡汤证见气冲心悸,二便不利,烦惊不安者。
该案凭据症状分析,辨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,因大便不干,死去大黄,胸闷水饮偏重,加防己利水。因药房未备铅丹故无须之。
二诊时耳鸣赫然放松,睡觉好转,精神好转,胸闷已。但仍舌苔白腻、脉细。处方:上方去枳实、防己,加远志10g、菖蒲10g、白芍10g、当归10g、赤小豆15g。
二诊时因胸闷已,故上方去枳实、防己,但仍舌苔白腻、脉细,故加远志10g、菖蒲10g化痰利饮安神,加白芍10g、当归10g、赤小豆15g养血利饮通窍。赤小豆、当归为赤豆当归散,该方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冯世纶陶冶觉得该方养血之中兼以利饮,为攻补兼施之方,适用于血虚水盛之证。后凭据症状加减用药,养息月余而症病愈。后随访半年耳鸣未在复发。因本案方证辨证准确,故能疗效隆起。
经方觉得耳朵属于孔窍,乃轻清之府,稍受外邪则苦恼不宁,受热扰则鸣不啻。少阳病为半表半里的阳性证,其提纲“少阳之为病,口苦、咽干、眼花”。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,半表半里之邪不在表、不在里,故不可用汗、吐、下法,养息当用“和法”。同期因半表半里之邪无出息,郁久化热,故半表半里之证多伴有一定郁热,火性炎上,热上扰清窍,可出现清窍之症,如口苦、咽干、眼花,口、咽、目王人为东谈主体上部孔窍之症,耳朵也为孔窍,因此孔窍之病的耳鸣,从经方来看,也多属于半表半里证的少阳病。
近代经方家胡希恕先生指出:“少阳病,等于阳热在半表半里的部位,半表半里等于胸腹腔间,阳热在胸腹腔间,不成入里,也不成出表,热邪只可顺孔谈往上涌,在孔窍的场合发生热像”。第264条:少阳中风,两耳无所闻、目赤、胸中满而烦者,不可吐下,吐下则悸而惊。“两耳无所闻”、“目赤”等,王人属于孔窍病变,属于少阳病,判辨的是少阳病的耳鸣。因此关于耳鸣,伴有口苦、咽干、眼花少阳证的,辨六经当为少阳病,养息从半表半里之少阳病脱手,养息聘用小柴胡汤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息争少阳,若伴有口干喜饮等热像赫然,可加入生石膏清热,赐与小柴胡加生石膏汤等,疗效隆起。此乃顺应东谈主体疗病的天然良能,即经方的治病之谈。
图片
(案例9)姜某某,女,45岁,2023年6月9日就诊。耳鸣月余,口中庸,时心悸,腹胀,平日饮食凉物则胃脘不适,时泻肚,头晕,无汗出,舌淡苔薄白,脉细。
av论坛处方:桂枝20g、茯苓15g、苍术12g、炙甘草6g、干姜15g、清半夏15g、陈皮30g,七剂,水煎服。
罢休:服药七剂后耳鸣大减,继服,提防饮食。
按:该案水饮内停证,水饮上犯清窍致使耳鸣,又有下寒致腹胀泻肚,辨方证为苓桂术甘合肾著汤加半夏陈皮汤方证。太阴病水饮内停之证,临床并不稀有,《伤寒论》中“起则头眩,振振欲辟地”的样式,等于水饮上冲的发扬。苓桂术甘汤有“降气冲,逐水饮”之攻,有腹胀,泻肚,在此基础上合肾著汤加半夏、陈皮和胃降逆,陈皮有健胃作用,养息方证对应,故效如桴饱读。
苓桂术甘汤证关于耳鸣证许多见,若合病下焦虚寒者宜用肾著汤。
(案例10)姜某某,女,50岁,2008年6月就诊。耳鸣月余,口中庸,腹胀,平日饮食凉物则胃脘不适。无头晕,无汗出,舌淡苔薄白,脉细。
处方:桂枝15g、茯苓15g、苍术12g、炙甘草6g、清半夏15g。3剂,水煎服。
罢休:服药3剂后耳鸣大减,嘱饮食珍惜而愈。
分析:该案凭据口中庸、腹胀、食凉则胃脘不适,少阳、阳明热不赫然,故辨六经为里虚寒的太阴病,水饮内停证,水饮上犯清窍致使耳鸣,继辨方证为苓桂术甘加半夏汤方证。太阴病水饮内停之证,临床并不稀有,《伤寒论》中“起则头眩,振振欲辟地”的样式,等于水饮上冲的发扬。冯世纶陶冶指出苓桂术甘汤有“降气冲逐水饮”之力,在此基础上加入半夏加大和胃降逆,养息方证对应,故三剂取效。
图片
(案例11)张某,女,29岁。耳鸣半年余,头晕,与姿势无关,血压低,视物旋转,心悸,汗出多,纳差,口中庸,二便可,手脚凉,舌淡苔白,根腻,脉千里细。
处方:苍术15g、茯苓15g、桂枝10g、炙甘草6g、清半夏15g。7剂,水煎服。
罢休:后随访得知,7剂药尽而耳鸣病愈。
分析:该案以耳鸣为主诉就诊,天然耳鸣为孔窍之症,多见于少阳病,但该案并无赫然半表半里热象,故不辩论少阳病,天然也不适合时方所谓的肝胆热扰、肝肾阴虚等证型。临床先辨六经,因无赫然少阳证,故六经辨证不属少阳和阳明。依据口中庸、腹胀、不成食凉,六经辨证可判为太阴病里虚寒证,里虚寒则容易导致水饮内停,水饮上犯清窍,导致耳鸣。故辨为苓桂术甘加半夏汤证。
(案例12)林某某,女,58岁,北京东谈主。2023年3月18日初诊。新冠后耳鸣,味觉失灵,失眠,口干口苦,乏力,昆季凉,时冷时热,大便偏硬,2~3天一次,夜尿3~4次,苔白,脉千里弦细。
处方:柴胡20g、黄芩12g、桂枝12g、天花粉12g、干姜10g、生龙牡各30g、当归12g、白芍12g、川芎10g、茯苓30g、泽泻20g、生白术30g、炙甘草10g,七剂,水煎服。
3月25日二诊:耳鸣放松,口中庸,醒后能入睡,大便畅,夜尿1~2次,苔白,脉细。无间服上方七剂。
4月6日来诊,上述症状已,又出现嗳气,腹胀,赐与半夏茯苓饮养息。
按: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养息慢性疾病属上热下寒,或但寒不热,或微有热者多验,临床常见半表半里寒证而有动作厥冷、口干口苦、大便硬或溏者,然耳鸣而见上述诸证者不可不知。
挂牵:冯世纶陶冶强调:经方辨证治病,主要依据“症状反应”,关于耳鸣养息,当盲从先辨六经,再辨方证的原则。使方证相应,方可收到良效。 总之,经方诊治耳鸣,辨证不出六经。临床养息当遵先辨六经,再辨方证的原则,驻防审明六经包摄,辨明内外寒热虚实,养息方不犯原则性差错。耳鸣多见邪气上扰清窍,其中属半表半里热者居多,依据症状反应,六经王人可出现,可据证采取风引汤、泻心汤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、柴胡桂枝汤、柴胡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、苓桂术甘汤、苓桂术甘汤合肾著汤、真武汤、茯苓饮等,可获陶然疗效。
图片
(案例13)患者,男,60岁,主诉:耳聋2年余,现病史:两年前出现双耳听力下跌,听不到旁东谈主言语,无法深广相通,经当地病院检查后配戴助听器使用。刻症:双耳听力下跌,口干,口苦,无自汗,无怕冷怕热,无头晕,纳可,失眠,深夜易醒,醒后难入睡,梦多,小便可,大便一天二次,粘马桶。舌淡红,苔腻,脉千里细。辨证为厥阴病,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:
柴胡15g、桂枝10g、干姜10g、天花粉15g、牡蛎15g(先煎)、黄芩10g、炙甘草10g、茯苓30g、生白术30g、石菖蒲15g、珍珠母30g(先煎)、磁石30g(先煎)。三剂,水煎服,每天一剂,迟早分服。
二诊:患者复诊的时候,已莫得指挥助听器,可深广与东谈主相通。反馈服药二剂后,第三天早上听力还原,其他症状也有所好转,此例患者取效如斯速即,我也相等巧合。后以原方加减养息半个月后停药,随访三月未见反复,一直莫得再指挥助听器,患者对中药养息后果暗示陶然。
按:患者口干口苦,失眠,深夜易醒,为有上热;大便粘,苔腻,脉千里细为有下寒;故辨证为上热下寒的厥阴病。厥阴病属于上热下寒且寒多热少的阴性病证,其病机中枢是邪郁半表半里,由于下焦虚寒,既不成出表,也不成入里,郁而化热。
胡希恕先生觉得:厥阴病的病位不在表,也不在里,是半表半里,也等于胸腹两大腔间。耳目为清阳之派别,清阳上达,则七窍空明,浊阴上逆,则五官晦塞,晦则不睹,塞则不闻。患者上热下寒,枢机不利,三焦决渎失常,邪热挟湿浊随经上扰,升清降浊功能散乱。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上蒙蔽清空之窍,耳窍被蒙,即听减,致使耳聋。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,息争少阳郁热,温化水饮,还原枢机深广功能。加茯苓、白术健脾安神,利水渗湿;石菖蒲具有芳醇开窍,宁快慰神,化湿浊之功效。(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味辛,温,主风寒湿痹,咳逆上气,兴盛孔,补五脏,通九窍,明耳目,出声息。久服轻身,不忘,不蛊卦,延年。”)
磁石潜阳安神,聪耳明目;珍珠母平肝潜阳,清肝明目,两药合用,引阳入阴,改善患者的睡觉。(《神农本草经》谓磁石:“味辛,寒。主周痹,风湿,肢节中痛不可执物,洗洗,酸消,除大热,烦满及耳聋。”珍珠母,平肝,潜阳,定惊,止血。治头眩,耳鸣,心悸,失眠,癫狂,惊痫,吐血,衄血,妇女血崩。)
图片
【案例14】张红跃医案:辛某,女,50岁,4月21日就诊。患者耳鸣10余年,近5个多月战斗往也现左耳胀,伴耳鸣,有时头晕,颈项强直,微小怕冷,并有口苦气候,曾到某病院进行CT检查,罢休透露微小脑梗塞,左耳积水严重,后在病院进行抽水手术,症状放松,1个月后症状加剧,查体脉千里弦略,舌淡红苔白腻,舌底部瘀滞严重。
分析:《伤寒论》载:“太阳病,项强几几,无汗,恶风,葛根汤主之。“患者到项强直,微小怕冷属于葛根汤证。《金断要略》纪录:“心下有支饮,其东谈主苦冒眩,泽泻汤主出之。“
患者舌质淡红,苔白腻证实有湿,伴有头量故用泽渴汤;龙胆草、黄芩具有泻肝胆火治口苦之功效。处方:葛根汤合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减:
葛根30g、麻黄5g、桂枝15g、白芍15g、白术20g、泽泻50g、茯苓30g、生牡蛎45g、甘草10g、龙胆草10g、黄芩10g、地龙15g。10剂,水煎服。
5月6日二诊:脖子硬、口苦均放松,左耳鸣有所好转,左耳发胀,脉弦细略涩,质淡红苔薄白,舌底瘀滞严重。
分析:患者明明是水湿,用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应该放松,可为啥用药后没后果呢?患者脉涩,舌底瘀滞属于血瘀证,肝经的经络穴位绕耳部,证实和肝经瘀滞相干。处方:血府逐瘀汤加减:生地黄15g、当归15g、赤芍10g、红花10g、川芎10g、桃仁10g、柴胡10g、枳实13g、甘草10g、香附15g、益母草20g、桔梗10g、肉桂5g、葛根30g、黄芪30g。7剂,水煎服。诈欺三棱针在舌下瘀滞的静脉血管进行放血,选穴为金津穴、美酒穴。
5月22日三诊:进门患者就鼎沸地说:“这药就喝了3天,左边耳朵肿胀就隐藏了,耳鸣也好了许多!”。查体脉弦细略涩,舌质淡红苔白,舌底瘀滞较前放松,效不更方。笔者嘱托患者无间服药7剂,沉稳养息。
【按】耳鸣一证病机各类,有肾精不及引起的耳窍清苦者,有清阳不起用起的耳窍不荣者,有心阳不及引起的耳窍紧闭者,有少阳枢机不利引起的耳窍欠亨者,有肝经干冷引起的耳窍塞者成人卡通片,有瘀血痰饮内阻引起的耳窍欠亨者等。(都是重心啊!)多种病因搀杂虚实夹杂。临证当证机投合,方证对应。该患者耳鸣、耳胀5个月,病时虽长,但切勿只当虚证。首诊颈项强直,怕冷,即是表寒紧闭,用葛根汤解表舒筋;左耳积水,头晕,苔腻,即是痰饮上扰清窍,清阳不升,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逐饮升清利窍;口苦即胆火上溢,用龙胆草、黄芩,清肝胆火。因在养息中忽略了瘀血一证,余证放松,而耳鸣、耳胀却未放松。二诊时诈欺血府逐瘀汤逐瘀利水,主症大减。首诊的解表利水清火正好为逐瘀奠定了基础,该患者瘀血、痰饮、胆火,多种病因所致,并非单一化瘀能调养的。中医精髓为辨证论治,不成以册本固定之疾病治法而局限了想路。(作家供职于河南省偃师市高龙镇左村集体卫生室)
本站仅提供存储处事,悉数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